本網訊(通訊員 唐小明)合一村地處漢陰縣鐵佛寺鎮(zhèn)西北角,境內適宜果業(yè)發(fā)展。近年來,該村立足自然條件和資源稟賦,搶抓產業(yè)扶貧和產業(yè)振興戰(zhàn)略機遇,大力發(fā)展獼猴桃產業(yè)。在引進種植獼猴桃后,該村充分尊重群眾意愿,咬定做大做強早盈利的目標,探索形成了以農戶為主體的管護經驗,促進了獼猴桃產業(yè)穩(wěn)健發(fā)展,為全縣獼猴桃管護樹立了標桿。
反租倒包,讓農戶安心管護。獼猴桃產業(yè)作為該村集體經濟的主導產業(yè),由村級合作社負責日常管護。但長期以來受制于合作社組織架構不完備,合作社管理人員多由村干部兼任,難以直接具體從事獼猴桃管護。鑒于此,該村試點反租倒包管護模式,即在一次性付給農戶20年土地流轉金的基礎上,將全村520畝獼猴桃產業(yè)園區(qū)劃分為6個管護片區(qū),以書面協(xié)議約定管護要求和管護報酬,一對一或一對多交由73個種植大戶和家庭農場主承包管理,對管護不到位的取消次年管護資格,確保了每一畝獼猴桃都有專人管護。
套種增利,讓農戶熱心管護。在糧食安全的大背景下,該村因勢利導,根據獼猴桃生長的自然習性,從促進獼猴桃生長和增加種植收益的雙重利好角度,動員承包管理的農戶按照規(guī)范套種標準,在獼猴桃園套種大豆450畝、玉米460畝,套種所得全部歸農戶所有。此外,該村用活用足產業(yè)獎補政策,爭取獎補資金20余萬元獎勵參與獼猴桃管護的套種農戶。在套種與管護同步推動下,農戶同時豐收獼猴桃管護費、務工報酬、糧食產量和獎補資金等多項紅利,管護熱情有效激發(fā),村里的管護成本逐年降低、管護成效連年提升。
抗旱排澇,讓農戶精心管護。面對去年多輪降雨和今年高溫少雨的不利氣象條件,該村的獼猴桃長勢一度受到影響。在獼猴桃苗木趨于受災的情況下,該村及時組織參與承包管護的農戶,根據苗情墑情和旱情雨情,科學采取補救性管護措施。去年汛期,連續(xù)性的降水過程導致獼猴桃園區(qū)積水,60多名管護人員同搶險救災一樣緊急,冒雨開展疏排水作業(yè),沒有因多雨浸泡導致一株死苗。今年入伏以來,持續(xù)數月的干旱天氣導致農作物大幅減產,合作社同管護人員一道,投入2臺送水車、4臺抽水泵,以90多個小地塊為基本單元精準開展灌溉作業(yè),沒有因少雨干旱導致一株死苗。
時下正值夏秋交替,合一村的獼猴桃園依舊綠意盎然,葉片綠油油,果子掛枝頭。8月24日,漢陰縣獼猴桃標準化種植管理現場推介會在這里召開,市農科院和縣政府領導高度贊揚該村的獼猴桃管護措施及成效,要求全縣推廣。